發布時間:2022-05-18 10:44
內容來源:井下作業工程公司
【字體:大 中 小】
第三篇 既當職工的“勤務員”也當安全“吹哨人”
七里村煉油廠之前只有常壓蒸餾工藝,1980年配置建設熱裂化工藝,把常壓煉油生產汽、柴油之后剩下的重油作為熱裂化原材料,再生產汽、柴油。二次生產出的汽油辛烷值高,有利于提高燃油動力效果。
為了保證工程按期完成,礦上從各單位抽了幾十名鉗工、車工、焊工等方面的行家里手組成支援團,幫助七里村煉油廠擴建。礦長段長明親自堅守在七里村煉油廠現場,并在生活上主動擔當大家的勤務員。
當時大家住在舊小學的房子里,每天早晨6點半,段長明就起床給各房間生火爐、燒洗臉水,然后將大院打掃干凈。7點叫醒疲憊的工人起床,7點半左右大家吃早飯,8點準時上班。哪里有問題,他總是主動想辦法協調解決。
段長明認為,當領導就是為大家服務,為大家創造良好的工作條件,甩胳膊、指別人頭的官老爺作風絕不能有。
1981年2月16日上午11點多,段長明到七里村煉油廠查看熱裂化裝置開爐情況。當他登上煉塔時發現儲渣油罐呼吸孔大量往出排氣,立即判斷操作有誤,有爆炸危險。他急忙走下煉塔,不顧個人安危向儲渣油罐邊跑邊大聲喊:“裝置發生問題,趕快檢查。”在離罐不遠處時,“轟”一聲巨響,一股巨大氣流把油罐蓋騰空沖起,一陣高溫油雨灑了段長明一身。
這時,煉油爐還在運轉,高溫油還繼續向外噴射,整個煉油廠煙霧彌漫,如果有一處著火,引起煉油廠、選油站、成品油庫的連續爆炸,不但煉油廠保不住,整個礦區和職工群眾的生命也將受到威脅。
段長明冒著危險和兩位職工及時地關閉了油泵,避免了一場更大事故的發生。
下午,段長明參加了事故分析會,平時和藹可親的他此時非常嚴肅地指出這次事故的性質和危害,對有關當事人提出了嚴厲批評,要求煉廠在“三不放過”的基礎上,認真總結經驗教訓,徹底杜絕類似事故發生。
工作幾十年,段長明經歷了好幾次這樣的危險事故,每一次都臨危不懼,處亂不驚,沖在前面,沉著冷靜地指揮“戰斗”,使事故的危險和損失降到最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