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布時間:2022-05-17 09:03
內容來源:井下作業工程公司
【字體:大 中 小】
第二篇 晴天一身汗、雨天一身泥的礦領導
段長明是一個由工人、工段長、車間主任逐步成長起來的“工人礦長”,可是,他當官不像“官”。時刻以共產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,說得少、干得多,經常深入工作一線與基層工人摸爬滾打在一起,哪里有困難,哪個生產環節有問題,哪項工作有危險,他就出現在哪里。
在二十世紀七、八十年代,礦領導、機關干部都要下基層到班組至少勞動兩三個月,聽從基層安排,跟工人同吃同住同勞動;1982年,他在青化砭修井隊跟絞車出野外勞動3個月。工人們常說:“老段參加勞動不是做樣子,那是豁出老命愣干哩!”
1977年7月6日,延河流域發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災,甘谷驛、七里村所處延河兩岸井場、公路、輸電線路被沖毀,油井被淹沒,設備被沖走,生產陷入了癱瘓狀態,被迫停產,損失嚴重。

礦黨政連夜在永坪召開緊急會議,研究部署抗洪救災工作。提出堅持生產任務不動搖,保證年產3.2萬噸,力爭3.5萬噸。為了迅速恢復生產,礦黨政從各單位抽調部分技術骨干和“七二·一”大學學生,到甘谷驛和七里村支援抗洪救災。
時任副礦長段長明主動請纓,和礦長劉生連帶領抗洪救災工作隊趕到受災最重的七里村。在重建礦區、恢復生產的過程中,他既是指揮員,又是戰斗員。
在道路沖毀,汽車到不了的路段,栽電桿只能靠人抬。電線桿一頭粗一頭細,段長明說他身體好,抬電桿時總是爭著挑大頭抬,幾十天下來,他的肩膀壓腫、壓爛,不知脫了多少層皮。
一次在小賀家溝抬一根12米長,近一噸重的大電桿,大家工作了一上午都很累,有人提出要替從未休息的段長明,他婉言謝絕。過一個小水溝時,由于他走在低處,重量一下子都向他這邊壓來,瞬間雙腿發軟,跌倒在地。旁邊工友眼疾手快,一把撐起抬桿,避免了意外發生。
由于過度疲勞,段長明臉色蒼白,坐在地上半天爬不起來。休息了一會,下午又加入到抬電桿的行列,仍是抬大頭。
當時沒有吊車,全靠人拉肩扛,共同使力才能完成作業。搶險期間,段長明從不去拉繩子,總是參與肩扛電桿的工作。
一天在槐里坪,段長明想著吃飯前將這根電桿栽好,當大家將電桿抬到一定角度時,他貓腰鉆在下面為大家撐起電桿,以便于其他方向的人用繩子把電桿拉得豎起來。正巧這時有人喊了一聲“送飯的來了”,干活的人有人手勁一松,電桿重量全落在段長明肩上,幸虧他后邊站著的工友大喊一聲,奮力一扛,才沒有使電桿立即落下,突然驚醒的工人們才又一起用力,將電桿拉起栽好。
在七里村的日日夜夜,段長明被職工所表現的主人翁精神深深感動。說自己身為礦長,不好好工作怎對得起這些工人。七里村油田抗洪33天,段長明就抬了33天電桿。直到七里村油田全部恢復生產才返回永坪。
而大家卻感慨說:“一個干部,在一時一事上的突出表現是多見的,可是像段礦長這樣幾十年如一日,晴天一身汗、雨天一身泥,埋頭苦干的好同志確實難得啊!”